李星教授出席并作《未來互聯網,未來校園網和教育信息化》主旨報告


2021’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東北地區教育信息化技術研討會現場
6月4日,由CERNET華東北地區網絡中心、CERNET山東省網絡中心、CERNET安徽省網絡中心聯合主辦,揚州大學承辦的“2021’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東北地區教育信息化技術研討會”成功召開。大會以“推動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為主題,由1個主論壇、3個分論壇以及企業展區組成,共吸引了來自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業等近400人參會。

揚州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周如軍

CERNET華東北地區網絡中心主任、東南大學教授陶軍
揚州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周如軍,CERNET華東北地區網絡中心主任、東南大學教授陶軍出席本次大會并致辭。他們對本次大會的舉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與肯定,同時表示,希望在研討和交流中相互借鑒、相互學習,推動華東北地區各高校信息化建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作了題為《教育信息化十年回眸與展望》的精彩演講。他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基于互聯網和視頻傳送技術開展的大規模在線教學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同時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如網絡擁堵時有發生、網絡不良內容時有出現、網絡尚未全面覆蓋等,因此加快建設中國教育專用網絡必要而緊迫,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CERNET網絡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教授李星
CERNET網絡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教授李星帶來題為《未來互聯網,未來校園網和教育信息化》的主旨報告。他分享了IPv6過渡技術、網站IPv6過渡場景和用戶IPv6過渡場景,以及CERNET在IPv6方面的研究與部署。并指出,“未來互聯網試驗設施FITI”是繼學術互聯網CERNET、下一代互聯網示范網絡CERNET2之后的第三張大網,瞄準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前沿,以產生變革性技術為主要目標,為研究和設計各種創新未來網絡體系結構提供國際領先的開放性試驗環境。

APNet指導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丹
APNet指導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丹在《基于真實地址的安全可信互聯網體系結構最新研究進展》主題演講中,重點介紹了SVP協議的研發進展。他認為,源地址驗證功能是安全可信下一代互聯網體系結構的核心功能之一,在路由器上引入源地址驗證表是一種數據平面輕量化的源地址驗證功能實現方法,SVP是一種保證源地址驗證正確性、開銷很低、部署激勵性的源地址驗證表分布式生成協議。此外,賽爾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曉東,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云與智能產品線副首席、產品經理張敏作為企業代表,分別在本次大會上帶來精彩報告。
當天下午,以“網絡安全”、“網絡建設”、“信息化”為主題的三場技術論壇同步召開,來自教育部信息中心的領導嘉賓,中國地質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安徽大學、南通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近20所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分別發言,并展開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網絡安全分論壇

信息化分論壇
三場分論壇聚焦前沿技術,分享創新實戰,探索未來發展,參會者均表示獲益良多,現場互動熱情高漲,成功實現了CERNET學術會議技術論壇的深入延續,也進一步提升了CERNET區域性學術會議的關注度、專業性和實操性。
今后,CERNET還將繼續以促進學術科研交流與協作為目標,關注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努力為更多教育科研一線的老師們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