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20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今年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主要活動包括高峰論壇、數字化展會、“強網杯”網絡安全挑戰賽等,期間還將舉辦電信日、法治日等系列主題日活動。9月14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高峰論壇在鄭州國家高新區網絡安全科技館舉辦。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高峰論壇現場(中國網信網 李曉尹攝)
在網絡安全高峰論壇上,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表示,當前,信息化發展時代潮流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發生歷史性交匯,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愈加凸顯。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樹立正確網絡安全觀,著力推進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強化全民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強化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堅持以法治為保障,進一步強化網絡空間法治建設;堅持以改革為動力,進一步強化網絡安全工作創新;堅持以人才為根本,進一步強化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切實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不斷開創網絡安全工作新局面。
用“底線思維”應對網絡空間安全博弈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官網截圖)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表示,互聯網體系結構是互聯網的核心關鍵技術,其中網絡體系結構是網絡安全的重要載體,當前我國的發言權遠遠不夠。
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中美在網絡空間安全領域博弈的嚴重性。美國政府的斷供已經從芯片和基礎軟件逐步延伸到網絡體系結構,光靠找漏洞、補漏洞遠遠不能解決后顧之憂,我國的主要運營商已經被列入美國的實體名單,我們需要用“底線思維”應對中美在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博弈。
其次,要正確把握網絡空間安全技術的實質和博弈的策略。在應對斷網停服時,既不能“輕敵”,也不能盲目地恐懼。要特別重視網絡體系結構、國際組織在博弈中的重要作用,互聯網國際組織比較中立,能夠從互聯網的本質上發聲,因此要充分發揮其作用。
最后,應加大網絡空間安全領域中精準的科研投入。特別重視開放自主和安全可信的下一代互聯網的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究。要集中力量解決核心問題,使我們在高層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和網絡空間防御越來越強大。
構建新時代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新生態
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郭云飛(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官網截圖)
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郭云飛表示,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網絡安全人才還存在缺口數量較大、能力素質不高、培訓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與維護國家網絡安全、建設網絡強國的要求不相適應,我們要站在兩個大局的視野下看待問題,把人才供給數量、人才培養質量提上去,打一場網安人才培養的攻堅戰。
新時代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環境格局和時代坐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體系和質量標準也要因勢而變,需要構建新時代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的新生態。為此,一是解決好為誰培養人才的問題,牢牢把握人才培養的“根和魂”。網絡空間開放無界、斗爭無形,既是技術的博弈,又是意志的比拼,更是對理想信念的考驗。二是解決好什么樣的人才的問題,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網絡安全人才是特殊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標準應高于一般的專業技術人才。三是解決好怎樣培養人才的問題,要不斷拓展人才培養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發揮示范院校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調動各個方面的資源,形成人才培養的大格局。
關鍵核心IT技術自主可控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官網截圖)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表示,當前我國網絡空間安全形勢十分嚴峻。
一是網絡空間防護體系建設相對滯后。需要不斷創新發展和完善適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安全防護理念與技術手段,尤其是要創新發展縱深協同的防護技術體系。
二是網絡空間的治理形勢不容樂觀?,F階段,網絡空間治理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法律法規,有必要構建全社會覆蓋、多層次賦能的良好網絡空間技術治理體系。
三是網絡空間戰略威懾能力尚需提升。網絡攻擊能力的建設是爭奪網絡空間話語權的重要依靠。“不對稱制衡”技術儲備不足,技術上尚未形成體系,有必要建立體系化、規范化、精準化的網絡空間戰略威懾能力。
四是IT產品供應鏈形勢十分嚴峻。關鍵核心IT技術與產品及其制造設備受控于人,供應鏈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亟需打造獨立自主和可控技術的產業鏈。
中美貿易戰再次證明,發展核心技術是強國之道,核心技術是大國重器,我國對美國制造業機器核心技術的依賴更為嚴重,供應鏈安全受到嚴重威脅。IT產品產品完全自主可控難度很大也沒必要,但考慮到當前網絡空間的對抗形勢,關鍵核心IT技術自主可控是我們不得不努力的方向。